在“北极”发现恐龙脚印化石

一切起源于一批“不合时宜”的恐龙脚印化石。

晚三叠世(2.3亿~2亿年前)至早侏罗世早期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时期, 地球两极不存在冰川, 森林覆盖一直到达当时的潘吉亚大陆南北两极。

在这项研究中, 科研团队不仅将这一时期准噶尔盆地的古纬度, 由先前通常认为的北纬40度左右重新校正至约北纬71度, 并且首次在深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冰筏沉积。

准噶尔盆地保存冰伐沉积和恐龙脚印的湖相地层(南京古生物供图)准噶尔盆地保存冰伐沉积和恐龙脚印的湖相地层(南京古生物供图)

论文作者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助理研究员房亚男告诉《中国科学报》, 冰筏沉积的发现指示, 即使在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 极地也存在气温低于零度的季节性结冰。

“特别巧合的是, 在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 我们也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 这表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恐龙生活于极地地区, 并适应极地季节性的严寒气候。 ”房亚男说。

恐龙脚印(南京古生物供图)恐龙脚印(南京古生物供图)

恐龙天生有羽毛, 不怕冷

为什么恐龙能够抵御严寒存活下来呢?

论文通讯作者、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沙金庚介绍: “我们根据系统发育支架法推断, 恐龙天生具有羽毛, 但是这些羽毛明显不是用于飞翔的。 此外, 恐龙的羽毛结构和可以飞行的翼龙的羽毛结构相似, 我们进而可以推断整个鸟跎类都天生具有羽毛。 ”

研究团队认为, 这些原始的羽毛最可能的用途是用于恐龙的保温。 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释不同种类的恐龙在不同纬度的分布区别。

沙金庚说: “在三叠纪末, 我们发现低纬度地区以食草和食肉性的拟鳄亚目(大型初龙)为主, 缺少食草性的恐龙。 ”

与之相对的是, 在中、 高纬度地区, 食草性的拟鳄亚目明显少于食草性的恐龙。

对此, 沙金庚解释道, 具有保温功能的原始羽毛确保了食草性恐龙能够抵御中、 高纬度的冷冬, 进而独享中、 高纬度丰富且稳定的植物资源。 而没有羽毛保温的拟鳄亚目因无法抵御中、 高纬度的冷冬而无法生存。

晚三叠世准噶尔盆地古地理位置及恐龙分布图(南京古生物所供图)晚三叠世准噶尔盆地古地理位置及恐龙分布图(南京古生物所供图)

陆地生物大灭绝, 恐龙称霸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的喷发。

超级火山喷发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升温、 海洋酸化和缺氧等, 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海洋生物灭绝的原因。 而“保温”为什么成为了恐龙幸存的秘诀?

研究团队认为, 超级火山喷发首先造成的火山冬天, 是陆地生物灭绝的首要因素。

什么是火山冬天?

沙金庚解释道, 火山冬天是指由于火山喷发释放的大量火山灰和气溶胶等阻挡日照辐射, 从而造成地球表面温度骤降。 火山冬天持续时间较短, 一般为几年到几十年间, 很难直接记录于沉积物中。

“数值模拟可以证明, 三叠纪末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的喷发造成了严重的火山冬天。 ”沙金庚告诉《中国科学报》。

“如果是升温, 陆地生物会由低纬度迁移至高纬度。 然而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 陆地四足动物包括恐龙却由高纬度迁移至低纬度, 原本低纬度地区的拟鳄类恐龙灭绝了。 ”沙金庚表示, “在此基础上, 我们推断是火山冬天的‘冷’造成了陆地生物大灭绝, 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热’。 ”

此时, 具有能保温功能的羽毛、 且早已适应极地严寒的恐龙, 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恐龙嘴里叼着一个基干哺乳动物, 背景是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在潘吉亚大陆赤道地区的喷发, 赤道地区因火山冬天下起鹅毛大雪(Larry Felder绘制)

之后的故事, 科学家都已经知道了。

在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 恐龙体积迅速增加, 地理分布范围迅速扩张。 比如, 蜥脚类恐龙从晚三叠世的中、 高纬度地区扩张到低纬度地区, 鸟臀目恐龙首次出现, 兽脚类恐龙的体积增加了近20%, 恐龙总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从此, 恐龙开启了长达1.3亿年的地球陆地霸主时代。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o6342

">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B体育 2023-09-27 2023-09-27 18:38:46
<井柏然的微博>...
独家: 联通某机构一把手是二级副 同时是某重要部门副总******

运营商财经 吴碧慧/文

前不久, 青海联通与当地政企客户签署了“5G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朱常波代表公司发表致辞。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过去的身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 不过目前已由梁鹏接任, 运营商财经网此次试图介绍梁鹏的工作背景。

据了解, 梁鹏早年在中国联通总部增值业务部新产品开发与管理处任职, 当时该处的处长为孙晓红, 也就是梁鹏的直接上司, 副处长还有许海翔、 金明晔等人, 而该部门总经理为杨可可, 副总经理包括孙海滨、 方刚、 蔡佶。

增值业务部是运营商开拓新市场的重要部门, 中国联通这一部门当时主要负责集团的无线互联网业务、 位置服务业务、 终端业务、 短消息等, 同时还从事标准的制订工作。 所以早年中国联通多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AP业务cp/SP业务开发、 短信息业务设备等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就包括梁鹏等人。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梁鹏很少露面, 应该一直在该部门任职。

后来中国联通在2019年在河北雄安注册成立了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 主要支撑联通全方位参与雄安数字智能城市规划建设, 以5G+AI赋能新区智能城市建设, 推动新技术、 新应用在雄安新区先行示范。

当时安排了原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常波担任该研究院院长。 不过一年时间后, 朱常波便升任青海联通总经理, 此后则转由梁鹏接任, 同时梁鹏目前还兼任中国联通集团政企客户事业群副总裁, 不过主要还是负责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的发展, 可以看出梁鹏的级别应该为二级副职。

上任后的这两年, 梁鹏一直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 对于AI技术等发展也很关注, 在今年联通牵头承担的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冬奥的高效、 智能车联网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 则是由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负责实施的。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国家铁路今年前6月发送货物19.46亿吨******

记者2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今年1至6月份, 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累计发送货物19.46亿吨, 同比增加1.02亿吨、 增长5.5%, 日均货物发送量等多项货运指标创造历史纪录。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 今年上半年, 国铁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住经济大盘、 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部署要求,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铁路运输, 全力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 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撑。

统计显示, 今年1至6月份, 国家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7.8万车, 同比增加1万车、 增长5.9%, 单日货物发送量、 货运周转量、 装车数、 卸车数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同期, 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4亿吨, 同比增长7.9%;其中电煤6.9亿吨, 同比增长9.1%。 截至6月30日, 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6464万吨, 平均可耗天数25.4天, 保持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 铁路部门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 统筹用好西、 中、 东通道能力, 积极推进阿拉山口、 二连浩特、 满洲里等口岸扩能改造, 与沿线各国铁路部门加强合作, 开辟了跨越里海、 黑海经罗马尼亚进入欧洲的南线新径路, 实现中欧班列稳定开行, 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1至6月份,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73列、 发送72万标箱, 同比分别增长2%、 2.6%;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图定线路由9条增至12条, 累计发送货物37.9万标准箱, 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 许聃】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香港青年: 把握好背靠祖国和面向国际的优势******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中国日报推出《对话青年追梦人》视频节目。 香港青年颜燕芬10年前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读书, 目睹了内地各方面的飞速进步后, 决定留在上海发展。 她说, 在香港回归后, 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强大是非常幸运的, 可以感受到国家对于香港青年的关照与厚望。 颜燕芬说, 她希望香港年轻人能把握好香港背靠祖国、 面向国际的优势, 让香港继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 快来看看她的故事。

【责任编辑: 严玉洁】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近日,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 水利部等部门召开会商会, 对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 7月份, 多雨区主要分布在东北、 华北、 华中北部以及江南南部、 华南、 西南南部, 上述地区洪涝灾害风险高, 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或区域性暴雨洪水。 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增强, 风雹灾害点多面广特征进一步凸显。 华南、 东南沿海地区可能有台风登陆。 西南、 中南等多地地质灾害可能多发重发。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风险持续。

东北、 华北、 华南等地洪涝灾害风险高。 黑龙江大部、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大部、 福建南部、 广东、 广西、 海南、 云南东南部、 西藏西部降水偏多二至五成, 强降水引发山洪、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高;长江上游岷沱江、 嘉陵江及中下游鄂东四水、 青衣江水阳江, 黄河下游大汶河, 淮河沂沭泗水系, 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 子牙河, 珠江流域北江、 韩江, 松辽流域辽河、 松花江等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 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超警。

极端强对流天气致灾风险增加。 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 加之水汽丰沛, 东北中南部、 华北、 黄淮、 江淮、 江南南部、 华南北部、 西南等地短时强降水、 大风、 雷暴、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进一步增多, 极端性增强, 风雹灾害持续偏高, 易造成局地洪涝、 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此外, 7月份仍为我国龙卷风高发月份, 农村地区雷击亡人情况突出。

华南、 江南等沿海地区可能有台风影响。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将趋于活跃, 7月2-3日可能有台风在广东西部到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登陆, 7月上旬将有1-2个台风生成, 其中1个可能影响我国东部海域;预计下半月还有台风影响华南、 江南等沿海地区。 我国沿海可能有1次灾害性温带风暴潮过程, 1次灾害性台风风暴潮过程, 2-3次4米以上灾害性海浪过程。

西南、 中南等多地地质灾害可能多发重发。 西南、 中南、 西北、 华北、 东北、 华东等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其中, 四川东北部和南部、 云南西部等局地地质灾害风险高。

东北等地部分林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较高。 内蒙古北部、 黑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当前为雷电活动高峰期, 需加强雷击火防范应对工作。 浙江大部、 福建北部、 江西中部和北部、 湖南东部、 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少雨, 局部时段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总台央视记者 唐国荣)

欧宝平台(欧宝客户端下载)

文章来源:频道

上一条:<岂有此理新浪下载>

下一条:没有了